基础地质实习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础地质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础地质实习报告11、 实习目的
《工程地质》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根据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工程地质》课程学习期间,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目的是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知识,通过地质实践,进一步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在实际地质环境中学习,学习野外地貌观察方法,提高野外视野,掌握地质勘探的基本技能,增加专业素质,为今后学好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 实习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负责指导实习的教师组成,其组织结构如下:
(1) 组 长:杨有海、田建良
(2) 成 员:杨有海、田建良、李春锋、秦虎、余宏远、李x秀、朱军
3、实习组
实习组由全体参加实习的学生组成,下面又划分为小队。以教学班为单位成立5个小队,每小队由7名小组成员。每小队任命小队长1 名,其他成员为组员。
4、实习基本要求
1、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岩类及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 3、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总结,做好实习日记。
4、实习结束后,按要求认真编写实习报告(报告书编写要求见实习报告的 要求)。
5、实习组织及方式
地质实习土木12级四个班安排在第四学期17周,时间为一周,以校外集中实习的方式进行。
6、实习安排
1、实习地点
2、实习路线
实习分别在合黎山实习点和黑河流域实习点进行。
路线一:从河西学院南校区校门口出发,沿着北环路直行进入盛和路,左前方弯道进入昆仑大道左转进入张火公路,沿张火公路行驶直至目的地合黎山实习点。合黎山实习点路线如下图所示。
合黎山实习点路线
路线二:从河西学院南校区校门口出发,进入西环路,沿西环路行驶进入西二环路,沿西二环路行驶直至目的黑河流域实习点。黑河流域实习点路线如下图所示。
黑河流域实习点路线
3、实习内容
本次工程地质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常见矿物、岩石的识别(实验室完成)
A、7种矿物: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高岭石;
B、9种岩石:花岗岩、玄武岩;砾岩(角砾岩)、砂岩、页岩(泥岩)、石灰岩;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
2)认识地层、观察地质构造、测量岩层产状
A、地层;B、层状构造;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 C、各种地质构造; D、岩层产状要素测量;地质罗盘使用。
3)观察风化作用、河流地质作用
A、风化作用---西北干旱地区;B、河流地质作用现象---黑河流域(河谷、河床、谷坡、谷缘、河床、河漫滩、河曲、牛轭湖、阶地等)。
4)土体的宏观特征、土的野外鉴别
A、残积土; B、坡积土; C、洪积土; D、冲积土 E、黄土:颜色、矿物成分、土的成因、形成年代、分布特征;层理;均匀性;垂直节理发育程度;土柱。
5)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杨有海教授讲授)
《河西学院教师公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主要包括工程概况、勘察方案、自然地理条件、工程地质年代条件评述、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评价、场地地震地质条件与地震效应、岩土工程评价、结论与建议。
7)河西地区、张掖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地貌特征
4、时间安排
基础地质实习报告2第一部分序言
一、实习地区的地理位置
本次实习地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8′—106°31′,北纬29°50′—29°50′。实习地区为天府镇及周边地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
以下为天府镇的地图和卫星地图。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地图简介
二、自然地理状况
天府地区的地表形态为山地类型的低山区,海拔高度为400至750米左右,最高为后峰山,海拔773米,北高南低。该地区山峰林立、沟谷交错,山和谷的方向大致为北东—南西向呈脉状分布,具"一山二岭两槽"的地貌特征。一山多与背斜核部一致。两槽为背斜两翼嘉陵江组的膏溶角砾岩溶蚀所形成,北西翼代家沟—后峰岩—水岚垭槽谷为前槽,南东翼张家湾—三官殿—大土槽谷为后槽。二岭为抗侵蚀能力强的须家河组的砂岩构成。区内基岩裸露,产状较陡,泥薄水浅,森林稀疏。人口密集,梯田密布,清泉暗流。两侧的上三叠统砂、泥页岩地区,峰峦叠嶂、青松翠柏、苍翠欲滴,组成一条迷人的画廊。例如金剑山、北温泉、缙云山、金刀峡等旅游胜地。
三、实习目的
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加深和巩固基础地质各门课程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尤其是沉积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掌握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规范,学会收集和整理地质资料,并编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增强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分析能力,如褶皱、节理、断层,肉眼初步确定各类岩性并判断沉积环境。也可培养我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孜孜不倦,互帮互助的精神。
四、实习的任务和要求
1、了解实习区的人文、地理、交通、经济等情况,区域构造位置,地层系统及主要构造特征。掌握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内容、步骤和方法。
2、确定地质填图的基本地层单位。对主要地层作剖面实测,绘制导线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剖面图。
3、通过对地层、断层、构造界限定点、连线,观察岩层产状等进行地质填图。编绘地形地质图,构造剖面图和综合地层柱状剖面图。
4、了解实习区的沉积发展史,对施家梁东岳庙,白庙子南岸,姚家沟瓦店子三条沉积相的观察描述,掌握不同沉积环境下的各类相标志特征,沉积相分析方法和岩相古地理环境恢复方法。根据相标志确定沉积相类型编绘沉积相综合柱状剖面图和相序图。
5、了解实习区的区域构造特征,发展史及主要矿产资源情况,含油气特征与断层、节理的研究方法。
6、做到"六勤",即勤敲打、勤观察、勤测量、勤追踪、勤记录、勤整理。
7、编写实习报告。
五、实习方式
老师带队,确定住处,安排路线,野外踏勘,现场教学,着重观察,重点描述,逐步培养我们独立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习时间
……此处隐藏14236个字……黄色的为太古界基底,岩石成分为花岗片麻岩。浅色矿物为白色斜长石、肉红色正长石和石英,暗色矿物为黑云母和角闪石,约占15%左右。发育
多组节理,成层性不好。
成因分析:在距今约25亿年时,地壳运动,华北地台拼接,区域性的构造
作用和岩浆活动引起深度变质,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如今出露地
表的变质花岗岩。
接触关系:与上覆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二、元古界(Pt)
1.地层分布:下元古界在京西地区缺失沉积,中上元古界广泛发育。
虎峪水库大坝旁、延庆燕山天池国家地质公园、下苇甸永定河村、沙峪口水库
2.岩性组合:砾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灰岩、泥质页岩
3.结构构造:平行层理、交错层理、断层、擦痕、剪节理、刀砍纹、波痕、示顶示底构造、阶步
(一)长城系(Ch)
(1)常州沟组(Chc)
①岩性组合:石英化砂岩
②结构构造:交错层理、波痕、断层
③岩体描述:
观察点一:六道河村路边
六道河背斜核部为常州沟组石英砂岩,两翼岩石为串岭沟组砂岩
观察点二:虎峪沟内第一水池南150米
与太古界基底为不整合接触,上部为常州沟组,由于水动力作用形成交
错层理,主要岩石成分为变质石英化砂岩,其中小的砂砾为滨浅海沉
积砂砾岩。
观察点三:水库大坝北200米
与串岭沟组为整合接触。常州沟组底部为隐晶质,没有成层性。
出露的常州沟组砂岩具有波痕构造,也具有小型的断层,侵入体(岩
床),同时在沉积时还发生球形风化。
④沉积环境:滨浅海沉积(海相)
⑤接触关系:与太古界不整合接触,与串岭沟组整合接触
(2)串岭沟组(Chch)
①岩性组合:粉砂质泥岩、页岩
②结构构造:断层、石香肠构造、波痕、示顶示底、印模铸模、板状构造
③岩石描述:
观察点一:六道河村东南1km路边
该地层泥质粉砂岩具有波痕构造,波痕近似对称,说明是海相沉
积,且海水较深。同时也会观察到铸模(上凸)印模(下凹)构造,
该构造指示其上覆盖的地层泥质含量高。沿公路直走,观察到一种特
殊波痕,其波峰包围波谷,说明原海岸不平直,具有双向水流(即海
湾沉积)。
观察点二:水库大坝西端
该点为可观察到串岭沟组与团山子组界限。该地区常州沟组页岩
(塑型强)发育丰富,可观察到石香肠构造。该地区也存在小型逆断层。
④沉积环境:海湾沉积
⑤接触关系:与下伏常州沟组和上覆团山子组为整合接触。
(3)团山子组(Cht)
①岩石组合:泥岩、页岩、白云岩
②结构构造:波痕、剪节理、刀砍纹
③岩体描述:
观察点一:水库大坝西端
该地层白云岩含量增多,发育剪节理,由于被CaCO3充填后再度风化,形成刀砍纹。、
观察点二:秀水村东135km
该地区白云岩距今17亿年,具有波痕、印模等构造,岩体表面凹凸不平显示水体环境动荡。 ④沉积环境:浅海沉积,水体环境动荡不定
⑤接触关系:与下伏串岭沟组和上覆大红峪组地层整合接触。
(4)大红峪组(Chd)
①岩石组合:石英砂岩、白云岩
②结构构造:示底构造、铸模印模
③岩体描述:
观察点一:甘沟丁字路口南500米
由高于庄组到大红峪组,会发现石英砂岩逐渐丰富。同时具有示底构造,可推测原下层含水量与含泥量,也同时观察到铸模与印模构造。
④沉积环境:滨海沉积
⑤接触关系:与下伏团山子组和上覆高于庄组为整合接触。
(5)高于庄组(Chg)
①岩石组合:白云岩、灰岩、石英砂岩
②结构构造:生物丘、印模、指相化石、溶蚀、竹叶状、泥裂
③岩体描述:
观测点一:甘沟丁字路口
该地层白云质含量较高,溶蚀作用较弱,但发生了顺层溶蚀。该地区
发育竹叶状灰岩,存在生物丘(硅质含量高)。沿公路向前走,会发现指相
化石——海绿石,成扁状,层面上发育丰富。该地区石英砂岩分选良好,
纯度很高,都指示该地层的沉积为海相沉积。同时还会看到泥裂现象,也
可看到由Fe、Mn元素形成的假化石。
④沉积环境:滨浅海沉积
⑤接触关系:与上覆杨庄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二)蓟县系(Jx)
(1)杨庄组(Jxy)
①岩石组合:白云岩
②结构构造:具有溶蚀现象
③岩体描述:
观察点一:甘沟丁字路口处
形成于14-16亿年前,白云岩发育丰富,岩层上出现溶蚀现象
④沉积环境:干燥炎热滨浅海沙滩环境
⑤接触关系:与下伏高于庄组平行不整合
(2)雾迷山组(Jxw)
①岩石组合:白云岩
②结构构造:鲕状构造、竹叶状构造、波痕、泥裂、走滑断
层、溶蚀作用
③岩体描述:
观察点一:燕山天池国家地质公园公路西侧1km
该地层主要以白云岩为主,厚度很大。地下水活跃,具有溶蚀作用
(天生桥)。发育小型断层,裂缝处充填方解石。碎裂明显,并且呈带状
分布,有擦痕处矿物定向排列。发育一处走滑断层,步阶明显,为右行。
具有波痕和泥裂现象。
观察点二:龙潭湾隧道西边
该地层发育燧石条带,成分为SiO2,白云质含量高,也发育石英条
带。碳酸盐岩也发生次生溶蚀作用,形成孔隙。发育小规模生物丘,说明此时环境稳定。部分地区硅质条带突出,是差异风化的结果。
观察点三:N40°16′9.36″E116°29′29.32″
该地区白云岩丰富,发白的岩石具有大理岩化的特征,发黄的泥质含量高。具有明显断层。在新王玉民俗村处,有大量的侵入岩,使雾迷山组岩石岩性发生变化。
④沉积环境:海相沉积环境
⑤接触关系:与下伏杨庄组整合接触
(三)青白口系(Qn)
(1)景儿峪组(Qnj)
①岩石组合:板岩、白云质灰岩
②结构构造:层状、板劈理、碎裂
③岩体描述:
观察点一:永定河村东马路边
该地区发育板岩,由于变质作用强,发育板片状劈理。发育巨厚层灰黑色灰
岩,层状明显,发育灰黑色条带,碎裂严重,由方解石充填。发育豹皮灰岩。该地层为中上元古界最新地层。
④沉积环境:潮下带沉积环境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